人才培养
学校本科招生专业76个,全日制本科生近3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万余人;获批国家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其中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万种新教材11种;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特色专业10个、品牌专业2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0门,其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6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2门、线下一流课程1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3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省级课程育人共享计划37门,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9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省级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基地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从1999年开始学校实施学分制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分制管理、模块化课程、菜单式培养、开放型教学”为机制,着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厚专业基础、宽学科口径、高品德素质、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8年起在省内开始按一本线招生。近年来,学校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社会中坚骨干人才的目标定位,着力满足学生对专业、对知识和能力结构、对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对自主发展多样成长的四个理性选择,2012年起启动“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起开展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1000人),实施本硕、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茅,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11年,学校就业工作成功跻身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50强;2012年,学校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2015-2018年)中,学校共有66个专业参评,其中28个专业排名第一,累计57个专业排在前三;在有5个及以上学校参评的专业中,学校有20个专业名列榜首,数量并居全省第一;45个专业排名前三,比例全省最高。2016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全国地方师范大学首个、江西省唯一获批的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2018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9年入选全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高校,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盛赞学校为一所具有历史底蕴、文化情怀、名校气质的“模范大学”。
学生竞赛
学校注重通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是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校团委在全国师范院校中第一个获得由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荣誉称号。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等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体育竞赛、专业竞赛、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如“蓝天”环保社团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获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学校报送的《纯洁.朝气.责任—努力培育青年精气神塑造青年新形象》获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音乐学院合唱团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获专业组声乐类金奖;杨文军同学成为历史上首次蝉联皮划艇项目奥运冠军的运动员,金紫薇及队友实现了中国赛艇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并在第16届亚运会上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劳义同学勇夺亚运会男子100 米决赛冠军,是我国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男子百米冠军的选手;2011年,寿旻超同学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斩获三枚金牌,创下江西省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学科竞赛排行中,学校居全国高校第122位、师范院校第9位,同类师范院校第6位。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将其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在第四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学生获奖总数并列全国第1位。学校在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1项特等奖,1项特别一等奖,3项一等奖,19项二、三等奖,实现江西高校参加该项竞赛特等奖“零”的突破,是江西省唯一实现“挑战杯”竞赛特、一、二、三奖项全覆盖的高校,成功跻身全国30强行列,是获得“优胜杯”高校和“挑战杯”竞赛发起资格的高校;在2021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2012年、2020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7项;在2014年、2016年、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创业计划赛”金奖1项,“创业实践挑战赛”金奖1项,“公益创业赛”金奖1项,银、铜奖11项,是江西省唯一实现“创青春”三大主体赛事金奖全覆盖的高校,学校多次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2020年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斩获2金6银8铜,连续四届获得“先进集体奖”,连续两届获得双赛道“先进集体奖”,全国排位首次冲进10强,不仅创下自身历史最好成绩,也创下全省高校和全国师范院校历史最好成绩。六届大赛以来学校共获得3金14银22铜,是全国唯一连续四届蝉联“先进集体奖”的师范院校和全国唯一连续两届蝉联双赛道“先进集体奖”的师范院校。